駐村心得:
這次駐訪創作分別為「頭髮」、「鐘乳石」(名稱皆暫定) 兩個系列。「頭髮」的靈感是來自近期感興趣的原始性格創作力,意即在各個文明階段,對於自然、信仰、生命、部族的內在感性而生成的造形物, 尤其是「人的原型」在不同的民族中,以其內在特徵而刻劃的方式,參考了各種文明的雕像,而延伸出「頭髮#1」這個系列的作品。當人形被去除後只剩下頭髮,主客間的關係置換,頭髮似乎獨立成為一個生命體。對我而言,它的有機感似乎被賦予了一種魔力,因此我在塑造這些頭髮相互堆疊、推擠的方式,就像不同板塊之間的運動,也好比這個材質在人類歷史中的平等存在。
「頭髮#2」的組成分別由現成物、枯萎的植物、陶製的頭髮和仿生造型拼湊而成,帶有點超現實主義的意味。以看待文物的視角來看待現實生活的物件,然後替這些物件設計髮型,賦予他們獨特的生命。
2021年駐村期間,我觀察到荷蘭歐洲陶藝中心(EKWC)很接納當代藝術或跨領域創作者。這樣的方針我覺得才是可以脫離傳統媒材一貫垂直式、匠人傳授的方法,用開放的方式接納時代的趨勢。EKWC給予的是歷代的技師和駐訪者寶貴的經驗傳承,從一開始的土質選擇、結構塑形、燒窯溫度的曲線、釉藥工法,都可以看到嚴謹的科學精神。
由於EKWC是一個強調大量勞動生產的機構,藝術家平均每日工作時數約在12小時上下。陶瓷材料很繁瑣和很多細節,通常會花掉數週以上時間,所以建議有明確的計畫和製作目的再來這裡。這裡很難有調查、研究、關係式的準備時間,不會有類似其他駐訪機構,有和當地連結與媒合的機會。相反地,在這裡駐訪的藝術家,有些是已經有明確的展覽才來的, 因此會在這邊製作完成,就直接運送往展場。
這次駐訪還發現到機構體制的特色,我觀察到幾個歐洲機構都必須要有各自茁壯的方式。機構間相互競爭,並且要策略性地成為指標性的機構。這樣藝術家在機構的駐訪,才能有效地對未來藝術生涯有幫助,而不是單純寫一份作文計畫,並得到生活補助費的藝術村生態。
作者:許家禎
編譯:英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