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碰撞新火花:合作與多元發展的無限可能/王俊琪

2024-06-14

1.可否請您簡短介紹在Homesession駐村期間的創作,是如何產生這樣的創作想法?


在烈日下充滿了陽光的熱鬧城市,這是我對巴塞隆納的印象。在Homesession的期間,我和巴塞隆納大學美術學院的學生一起工作,我試圖激發他們勇敢地釋放自己的情感。當計畫開始進行,新鮮的事情就會不斷不預期地發生。當時他們提出的計畫名稱「舊城區Ciutat Vell」是來自如何使用公共空間的想法,對社群生活、文化及歷史的討論,並進一步探討長期居住在巴塞隆納舊城區的巴基斯坦人問題(主要街區是Raval-阿拉伯語術語,意指郊區,位於Ciutat Vella、毗鄰Rambla大道。多年來,這裡一直是毒品和賣淫的代名詞,至今仍被稱為「奇諾區」,儘管現在這裡主要居住著巴基斯坦人,因此又被稱為「拉瓦爾斯坦」)。


巴塞隆納大學美術系學生們的「舊城區Ciutat Vella」計畫邀請周圍的居民一起加入討論,2016年。


2.在Homesession駐村期間,哪一種媒材影響了您的計畫內容?


1969年,海德格(Heidegger)在《藝術與空間》中指出藝術具有構成「場所(place)」的能力,一個成功的藝術場所是人們可以見面和交談的地方。不管你的位置和物理空間多麼出色,如果人們不聚集,什麼都不會發生。基於這一點,在Homesession停留的期間,我提出邀請藝術工作者來共同創造一個直接與觀者(當地居民)對話交流的展演。


策展人王俊琪加入巴塞隆納大學美術系學生們的「舊城區Ciutat Vella」計畫與當地居民互動,2016年。


3.在Homesession駐村的期間,您要如何描述您自己在駐村期間的狀態及原因?


在Homesession駐村時,我的研究方向是去嘗試與在地歷史記憶、文化與居民日常生活產生更實際的連結。而如何進入到一個特定的地區與社群、與在地居民的彼此互動及角色定位,亦是特殊而值得探討的。


當時巴塞隆納大學美術系邀請本人籌劃一項與大學一年級學生合作的工作坊,後來大學四年級學生也一起參與其中。在這個工作坊計畫中,我請工作坊的工作者(學生們)從藝術文化的詮釋者身份來與當地居民共同參與創作。我試圖從藝術教育的過程,促使年輕學生開始去醒覺自己也可以從藝術創作者的身份、去書寫及表達對自己社群的文化與環境的看法。


行動力(Acting)是這次工作坊的主軸,去展開對社群生活、文化以及歷史的討論。同學們透過行動力來邀請當地居民共同參與創作過程,進而建立一個關係的平台(創作者與參與者的對話)。在這裡,同學們與當地居民得以互相挑戰彼此現有的感受和觀點。經過這樣觀點的交集及作品的合力創作過程,激發了雙方對彼此所涉入的環境一種全新系統性的看法。而彼此的相互對話、影響、改變及最後所展現的成果,最終完成了一件集體創作。


與巴塞隆納大學美術系的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工作坊,2016年。


4.在Homesession駐村的期間,您為了藝術創作而做的調查工作,是否有後續影響?以及有甚麼樣的影響?


本次Homesession駐村研究著眼點是社群的參與,且期許透過藝術計畫的形式,試圖為一些社群的問題及可能具衝突爭議的議題帶來改變,其過程也必要使觀眾實際參與其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通過成果展覽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也就是所謂的「新類型公共藝術」,它包含著對公眾性的再定義:在實質及象徵意義上的公共空間,可以因為藝術介入而改變。公共藝術的設置從靜態的陳列,轉為促使事件與行動發生的場景。由於重點在藝術性於其文化面的創造,我們可以思考其美學脈絡是藝術之社會介入(social intervention)的其中一環。最終駐村成果展覽我們邀請三組團體:分別為巴塞隆納大學美術系學生們、法國藝術團隊Roue LibreProject、柏林藝術團隊Bösediva。


巴塞隆納大學美術系學生們的「舊城區Ciutat Vella」計畫設置於巴塞隆納當代藝術博物館MACBA(El Museu de Arte Contemporaneo de Catalunya)廣場,2016年。


5.您可以分享在其他國家的駐村創作經驗嗎?


自2017年我開始策劃海外田野研究計畫「場外藝術計畫OFF - SITE PROJECT」(拉丁美洲地區:哥倫比亞2017、秘魯2018、阿根廷2019;西亞地區:土耳其2017、黎巴嫩2021)。這是一個跨國行動與合作,旨在和不同的文化藝術實踐者一起共同書寫建構一個未來地誌,從生活和言說的形式到各種集合、自我組織、其他團體實踐的模式裡,去反思基進的政治想像和時間、經濟正義實踐的可能。邀請對象以臺灣當代藝術文化創作者為主,一同與計畫策展人駐地、討論、對話。在此過程中,對研究本身的議題之關注方向,或許發生顯著的變化、或許產生可能的結果、也或許引導出更多的提問。


6.您認為Homesession駐村經驗對日後的藝術生涯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哪些方面產生影響?


「Homesession」是目前巴塞隆納藝文空間裡少數具有展覽及創作的空間,他們也鼓勵其藝術工作者可以多元化發展與合作。對我而言,藝術工作者如何走向世界總是一個問題。在藝術領域,通常藝術創作者發展不太容易找到合作方式。然而,在國外的許多創作項目中,卻經常是一群人與他人合作,並產生相互的影響。


 


作者:王俊琪
編譯:英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俊琪
2014
王俊琪出生於臺灣臺北,是獨立策展人,目前生活和工作於臺灣臺北與德國柏林。1996年於美國普羅特藝術藝術學院所取得數位藝術學士學位,2002年於美國紐約大學所取得互動電子媒體碩士學位。2005-10於臺灣文化大學擔任兼任講師。2007年作品「城市日誌」獲得臺北數位藝術節互動藝術首獎、2008年作品「釋夢實驗室」獲得臺北美術獎入選、2009年作品「MISS」受邀2009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演出、2010年作品「幻象屋」受邀柏林小劇場演出等。王俊琪2010年開始策劃展覽,包括:「可有可無 – 當代錄像裝置展」(柏林,2010),「液態殼子 – 當代聲音與錄像裝置展」(柏林,2011)、 擔任助理策展人2012臺北雙年展「臺北雙年展2012 現代怪獸/ 想像的死而復生」、「城市‧ 魅感」(臺北,2012)、「城市閃爍系列」(柏林,2012-13)、 「高重黎及他的光化學裝置」(東柏林舊歌劇院,2013)、「法比恩‧樂韓 90°_45°_行動」(臺北當代藝術館,2013)、以及「無河不流 有河必流」(臺北關渡美術館,2014)、「SPECULATIVE DUST」(首爾,2015),「LIGHT OF REFERENCE」(澳洲費利曼圖PS Art Space 2015)、近期策劃「城市‧ 魅感」(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等。於2010年開始,她進行的「實踐國際交流」計劃,在柏林成立《歐亞藝術網絡組織》,並與國外各大單位與獨立空間聯合舉辦一系列展演活動。現今2014年9月在臺北成立《歐亞藝術實驗室》旨在建立與藝術創作者與國際之對話與連結。 駐村心得: 我的工作是從事於反覆觀察的節奏。在紐約逗留期間希望可以從不同形式的藝術時間中可以得到與藝術家或策展人交流平等和開放的機會。因此我嘗試開發靈活的合作方式走出了一條臨時的情況,無論是基於項目,如在一個具體的策展概念或只提,以項目為基礎的。比如從一個具體的策展概念或主題,開發出一個共同的藝術理念,成為一個開源項目,開放融合。 為此,在四月的ISCP開放工作室期間,我策劃一個小型展覽「影像/ 聲音:理念與立場」(Image/ Sound: Concept and Position),本次呈現涉及的題材包括政治、歷史、建築及日常生活,邀請四個藝術家的作品分別有臺灣藝術家丁昶文(Ting Chaong-Wen)的紀錄影像作品「這是一個金子」(2013年):韓國藝術家崔元準(Onejoon Che)的影片作品「紡車輪Spinning Wheel」(2011年);奧地利藝術家伊娃・英格伯(Eva Engelber)的影像作品「明天 Tomorrow」以及居台法籍藝術家澎業生(Yannick Dauby)的聲音作品「臺北聽三片Taî-pak thiaⁿ saⁿ piàn」(2012年)。 這次展出的期間,分別獲得布魯克林美術館Saisha Grayson(助理策展人,女性主義藝術中心 Elizabeth A. Sckler Center for Feminist Art)以及 Eric Heist(Momenta Art 非營利藝術組織)的主動邀約聯繫。這間女性主義藝術中心不只專門展示女性創作者作品,並且作為教育的場域,同時每年也頒獎給紐約傑出女性藝術家。當時展出的作品正是女性藝術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藝術家Judy Chicago 的作品「晚宴 The Dinner Party」作品的所在。在此,助理策展人Saisha Grayson請教由我的觀點來談論亞洲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後期我們會有密切的計畫。另外有機會參加Momenta Art非營利藝術組織的Annual Benefit活動,此活動於每年一年一次舉行,主要目的邀請藝術家捐贈作品在經過拍賣後,將所獲得金額歸為組織下一年度的或活動經費。 這次駐村的經驗讓我更清楚我的策展聲音是努力讓人們重新思考、放慢角度、深入研究在表面之下,並挖掘,而不是簡單地消耗。而期許在我的策展裡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討論,而產生對我們周圍世界的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