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或許是當代藝術殿堂級的都市,但若要體會真正(二十世紀遺留的)美國與一翻兩瞪眼的消費主義社會,或者,想讓你的皮膚真正理解 David Hockney 1960 年代繪畫中的陽光與水花,那麼洛杉磯與加州則是不二首選。不至於粗俗到慘不忍睹,但絕對不是歐洲與東岸那套。如果你剛好也是嗆紅辣椒合唱團的歌迷,那麼洛杉磯 downtown 東邊的那座橋你應該也不容錯過。
位於洛杉磯 downtown 東邊的 Hauser and Wirth 畫廊,2019 年九月底正在舉辦 ”Resilience - Philip Guston in 1971”,專題回顧美國新表現主義畫家 Philip Guston 1971 年的作品,包括其一系列反戰與反尼克森的諷刺漫畫手稿。
Santa Monica
身為大洛杉磯地區老城之一,Santa Monica 某些區域保留著不錯的西班牙殖民風格建築(鄰近另外相似概念的城鎮則是 Santa Brabara),但鄰近海岸處則已經被大量現代主義與機能主義式的建築所覆蓋。從海攤平行往東(內陸)移動幾個街區,就是十八街藝術中心(以下簡稱 18th Street)所在之地,那裡則是舊的商業、倉儲、機場與輕工業廠房區,其中甚至有一座仍在運作的砂石場。UCLA 附屬醫院也坐落在此。很明顯地,這裏靠海岸線(也包括南邊的 Venice Beach)以及偏北的區域是高級區,靠內陸則逐步遞減其「富裕感」。如果沿著捷運往 downtown 走去,你從院子的修剪程度即可辨識出經濟資本的外顯表現在此是如此嚴明地被劃分著。
工作室的窗外就是從 Downtown 往 Santa Monica 海灘新開的捷運線,使用率甚高。若搭配腳踏車使用以及處處開張的「Pharmacy」,或許會讓這汽車之城多了點文青感——話雖如此,在離 18th Street 十多分鐘步行距離的 Santa Monica downtown(不是 LA downtown),你仍然可以即刻得到到消費主義與全球化的高級版體驗。全球最昂貴觀光區之一,一切應有盡有。
洛杉磯
2008 年待在洛杉磯時,正值歐巴馬的第一次參選。離投票仍有數個月,但我已能在藝術社群中嗅出那股「改變」的興奮與希望。時隔十多年再次回到加州,人事已非。川普的執政固然令自由派垂頭喪氣,但根據我個人對 Uber 司機的田野訪查,在 2019 年夏天,年輕族群對於加州與全國的經濟表現竟然是頗為滿意。我甚至遇到兩位德籍 Uber 司機,自稱來加州就學順便賺 ”quick money”。再次回想 2008 年,這個城市尚有某些區域被稱為治安不佳,2019 年在各行各業口中,則僅剩下南邊某處「不建議到訪」。
2019 年的洛杉磯可說是具體見證了西岸在藝術世界的重新崛起,這點從市區東邊興盛的畫廊行業可見一般。但這個崛起毋寧說是相對性的,因為近年紐約顯著地失去其全球影響力,加上該城艱辛的生活條件,令洛杉磯的土地與空間優勢突出了起來,於過去這十幾年持續吸引了年輕藝術家的進駐。衛星型城市的結構也減緩了洛杉磯仕紳化的衝擊,提供相對於紐約與舊金山而言「較為友善」(不是文化或社會福利政策而純粹是空間條件使然)的物價,令青年藝術家得以有更彈性的選擇——至少表面上看來如此。
加州
然而,除了少數一些相對能夠負擔的地區,洛杉磯鄰近的海岸區、橘郡、爾灣乃至北上矽谷與舊金山灣區等,皆已成為 M 型社會結構下的奢華地帶,房價不合理地高昂。傳言某些矽谷的 Uber 司機為了避免交通堵塞與房租因素,索性直接住在車上度日。諷刺地,相對於高端人口的華麗,幾近破產的州政府在公共建設的投資顯然不足,從道路品質與衛生條件的下降可見端倪。又例如在 Santa Monica,相對於 2008 年我所體驗到的,即便在貿易戰開打之後所謂全美經濟趨於好轉,2019 年的街友數量卻是明顯增加,貧富差距所衍生的社會緊張也日漸明顯(在街上對我本人或者天空莫名咆哮的人變多了)。都市治理、社會福利與社會結構問題也成了駐村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之一,例如十八街藝術中心同期的瑞典駐村藝術團體 The Winter Office 即是一例。
誰該來 18 街藝術中心,以及該做什麼?
2019 年 9 月,聖塔摩尼加十八街藝術中心開放工作室當月,於畫廊區展出數件蘇匯宇新舊作品。
2019 年 9 月,聖塔摩尼加十八街藝術中心開放工作室日,來賓於蘇匯宇工作室參觀作品。
一個藝術機構的長處與任務特性不可能恆久不變,尤其像 18th Street 這種中型規模的機構,主事者與董事會結構會有質性上的影響。依我所體驗,以當前的 18th Street 的綜合資源觀之,它首先適合新媒體與數位藝術家的到訪。原因很簡單,18th Street 跟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ACMA)的數位藝術部門策展人 Joel Ferree 有著直接的聯繫,該部門會定期參訪藝術家工作室,並且會與藝術家具體保持聯繫(而非過於流於形式)。同時,細察 18th Street 近期的駐村名單,會發現這類型藝術家居多,駐村後的接續發表也獲得較多迴響,可見他們有意識地想要凸顯這方面的表現。再者,在與「機場藝術特區」(附近有一個閒置的機場廠房區)合併後(簡稱 Airport Campus),18th Street 的空間大增,搭配其為數不少的影視配備,以及在地影像藝術家如 EZTV 獨立電視台(EZTV Media & Archives)等,都有利於相關創作者的技術支援。
相較其他多數駐村單位,18th Street 的工作室奢侈地大而便利,撇開 network 因素,它也適合繪畫或任何其他形態的創作者。但西岸的巨大空間感也有它的副作用——你偶爾需要車輛來代步,否則很多美術館與畫廊你不容易到達。很可惜地,即便多了幾條輕軌捷運與智慧單人載具系統,洛杉磯仍然是一座汽車城市。
聖塔摩尼加機場藝術村如今已併入十八街藝術村的營運,使得當地藝術社群更加緊密,資源運用更有效率。圖為七月底,知名藝術雙人組團體Postcommodity與藝術家Guillermo Galindo合作的行動藝術,於機場園區的發表現場。
外掛:臺灣電影雙年展,UCLA 電視與電影檔案庫,與 Hammer Museum
駐村期間的外部連結,除了十八街藝術中心邀請了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等部門來訪之外,文化部所屬的洛杉磯臺灣書院亦發揮得極大的幫助。透過書院同仁的介紹,讓我得以親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極富盛名的「電影與電視檔案資料庫」(UCLA Film & Television Archive),透過該資料庫,駐村期間我得以考察 1960-1970 年代的科幻電影資料、紀錄片與電視影集(很多是 YouTube 遍尋不著的),這對我下一階段創作有很大的幫助。我也因為臺灣書院而與該資料庫的策展人Paul Malcolm有所接觸,間接促成了我受邀第二屆臺灣電影雙年展(2nd Taiwan Biennale Film Festival )。臺灣電影雙年展在洛杉磯的舉辦有幾層意義,其一,是將臺灣電影創作/研究與加州大學產生可持續性的學術聯繫;其二,是策展人 Paul Malcolm 的跨界思維,將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電影與錄像藝術的界線,此乃歐美動態影像研究之趨勢;最後,延續前述,策展人更將這個跨界思考在機構上予以銜接,將影展帶至極富盛名的當代藝術機構—— Hammer Museum。等於是在內容上與機構效應上都有跨部門的成果,將錄像藝術、當代藝術與臺灣電影成功地協同推廣。往後的駐村藝術家,一定不要吝於打開這個駐村外掛,將三個以上的部門資源予以整合。
結語
如果你是歐洲價值的擁護者,你可能不適合這裡。如果你只搭捷運,你可能不適合這裡。撇開以上,這裡適合正在醞釀下一階段創作的藝術家沈澱自己——你極有可能在西岸獨有的陽光與海風中得出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