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申請駐村者的分享 / 牛俊強

2020-11-05

文 / 牛俊強


前言


「駐村」(art residency)是一種藝術文化工作者與異地流工作的方式,藉著在他地的生活,深化自己在其工作領域上的專業。駐村經驗可能是休息沈澱、尋找新的素材、連結人脈、拓展工作機會的一個特殊的時期。也有一些藝術文化工作者經過這樣的經驗之後,工作或個人生活整個換了一個方向。


現今全球有各式各樣的駐村,美術館、博物館、表演中心、營利與非營利藝術機構、藝廊、地方文化機構等,其實機會是非常多的。以下我會就我自己的經驗和思考,希望能給有興趣的朋友一些參考。


筆者為視覺藝術家,但本文出發角度概括所有藝文工作者(視覺或表演藝術家、策展、藝術行政研究),因為駐村機會並不限於創作者。


雙生子展覽情形,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雙生子>展覽情形,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內關展覽情形,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內關>展覽情形,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三個問題


在寫駐村申請書、挑選駐村點時,可以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以這幾年的工作或就學歷程,目前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藝術工作者?更久之後呢?


這個問題主要是了解自己現在的狀況,以及對自己工作領域的認知,幫助自己選擇更適合的駐村機會,進而比較有具體的規劃。這也是幫助自己與外在現實連結,不過於理想化。


有些比較知名、在大城市的駐村點,不一定對所有的藝文工作者有幫助。看似機會比較多,若自己剛畢業,或剛進入這個產業,能力或準備還沒到達那個地步,得到那個機會反而會是壓力(有些駐村點會要求結束時發表、安排每週與策展人或相關專業人士的見面,這是需要一些準備)


我覺得這個問題也像是人生規劃,關於在駐村結束後,相關的發表與日後的發展。


內關展覽情形,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內關>展覽情形,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內關展覽現場,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內關>展覽現場,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2.你想從這次駐村得到什麼?


承接上一個問題,當自己比較清楚現在的狀態,那可以想一下,這個時間點,選這個駐村點,想獲得什麼?


也許這個城市國家的文化吸引你、有你想造訪的藝術節、美術館,或是藝術家;也許是你正在發展的研究或創作跟這個地方有關,或者是你已經對此地熟悉,有一些連結和人脈,想要更深度的探索或下一步的合作。


這部分也會跟考量駐村時間長短有關,大部分的駐留時間是由對方決定,時間若不長就不需要有太複雜的計畫,畢竟「在當地好好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內關開幕表演,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內關>開幕表演,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3.你所申請的駐村點是一個怎樣性質的地方?之前有誰去過那裡?


每一個駐村點都有自己的屬性,這可以參考各駐村點的介紹。或許有材質(以視覺藝術來說,可以有繪畫、數位藝術、雕刻等類別)、主題(當代、歷史、科學、社區、在地文史)等差異。有些駐村點可能會同時容納各式各樣的藝文工作者,以全世界最大的駐村機構為例西帖國際藝術村(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裡面就有音樂、舞蹈、寫作、電影、視覺藝術、策展等駐村藝術家,非常多元。此外,也可以參考之前有哪一些藝文工作者去過你想申請的地方,作為一個判斷的依據。


在三個問題之後,如果還是在兩三個選項之間徘徊,那就相信你的直覺吧。


內關展覽海報,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內關>展覽海報,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出發前的準備


獲選上駐村機會後,語言能力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我也認為是在準備駐村前最重要的投資。


除了準備自己會在當地進行的項目之外,也可以同時查找當地的在駐村期間會有的事件、展覽、節慶。我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時,遇到了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件展1 與敏斯特的雕塑展2 這些大展外,也參與了每年的 FIAC 與 Paris Photo 藝博。巴黎為歐洲重要的藝文中心,因此周邊還有戲劇節和影展之類的活動。這些流動型的事件,可以看到這幾年間整個世界藝術的趨勢和變化,抓住當代的領域的走向。


另外一個部分是關於常駐在當地的資源研究。以我個人來說,美術館、博物館和畫廊的名單就是出發前的功課。以巴黎、柏林或紐約這種大城市,我會建議可以把公私立美術館的名單和其展覽都先做功課,展覽檔期通常一年前都敲定,所以至少可以得知近三個月的展覽。我過去幾年逛藝博有記錄有興趣的畫廊的習慣,在當地也如願去造訪這些畫廊。因為知道巴黎為整個近代西洋藝術史的重要據點,我在駐村前有先去聽了幾堂關於巴黎歷史的講座3 與蔣勳談近代藝術史,這些準備讓自己在看展時不會走馬看花,有系統地吸收。美術館參觀,到這之後你可以從古羅浮宮開始。從埃及、希臘、羅馬的文物,接著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一路接到印象派,印象派就可以到奧賽美術館、橘園美術館,再來是龐畢度中心,這些1990年後的立體派、前衛主義,近代的藝術作品。這樣一路很有系統地看下來,最後你再去看當代的畫廊,就能很真實「感受」到西方藝術脈絡。我一直覺得在臺灣的藝術教育上,太強調創作,但對歷史卻不太了解。在巴黎就是能直接把在書上背的知識,直接轉化到場景和現實當中,腦子裡會產生對比、對應。


因為過去念建築的背景,我也在這幾次駐村期間,拜訪我喜愛的建築師的作品。另外也觀賞不少劇場作品,這些經驗更直接影響了我的創作,我想是因為比較輕鬆的心態去經歷的關係。


薩伏瓦別墅,法國,巴黎薩伏瓦別墅,法國,巴黎


最後建議準備自己近年的資料,無論是名片、作品集、動態檔案、畫冊或著作,在一些機緣場合下,替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現實與心態


在準備好的狀態下,在駐村當下我覺得只需要保持一種開放的狀態,不要有太多預設,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都是。最有趣的部分也在這裡。我的兩次國外駐村跟我預設的計畫其實差滿多的。我原本預計在巴黎的半年是吸收、沈澱與休息,但三個月後開始我新的一系列的創作。


開放的狀態下也會遇見新的人事物,給自己新的體驗。亞洲人可能在異地會因為安全感,所以習慣找相同國家或背景的朋友,我滿鼓勵在駐村時跟各國不同的人打交道。在我這兩次的駐村,認識很多不一樣的朋友,有些不一定是藝術相關,但能在生活上或工作上給予協助。


2011年我在美國洛杉磯18街藝術村(18th Street art center)駐村期間認識的來自波蘭的 Michal,他是一名攝影師,也在這裡駐村。因為他有車的緣故,所以常跟著他東奔西跑,我因此見識到了美國西部廣闊美麗的地景,不知名的小鎮與一些電影拍攝的場景。另外因著作品拍攝認識了幾位不同職業的女性,如網頁設計師 Kelly,油畫藝術家 Yvette 和行為藝術家 Merjan 等。其中與 Kelly 交情最深,她也介紹了不少當地的藝文活動。


開放工作室,18街藝術村,Santa Monica, 洛杉磯,美國,2011開放工作室,18街藝術村,Santa Monica, 洛杉磯,美國,2011


2017巴黎駐村就有更多的故事了,那一趟還因為身體不適需要就醫,因著當地人的介紹認識了好的醫生。也因為這半年認識了一位法國朋友,經歷他的生命動盪,我體悟到巴黎「浪漫」,這樣的浪漫並不是臺灣在講的「小確幸」:不是賣弄風情,並不是安逸,而是遇到無法改變的現實困境中,讓你感動並有翻轉生命的一種熱情與動能 ; 那個浪漫是有一個現實條件存在。這與巴黎歷經好幾次戰火仍以完整的樣貌被保留下來。


開放工作室,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開放工作室,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因此在駐村當下,因著當地的人進入到這個城市更深的地方,然後你看見一些表面之後更真實的部分。


駐村像是一個停留的點,大家來來去去,包含我自己結束這六個月的駐村之後,會回到臺灣,這裡有一些駐村藝術家也是會回到自己的國家,每個人都很想留下來,但也不是很明白留下來能做甚麼。這段期間會是一個很不寫實的狀態,你會被這美好的事情給吸引而選擇留下,但是接下來你就要去面臨到現實的事情。


臺灣的駐外代表因人事法規,常面臨一段時間後,主事者換人的狀況。而藝文資源的預算又會被掛在外交部下,很難很好發揮。若主事者對藝文工作的現實不了解,長久建立的當地資源就無法好好發揮。在此建議文化部更應有系統的全盤檢視目前駐外的文化辦事處,所面臨的人事、預算問題,與駐村人士與駐外單位的連結是否有需要更緊密之處。我也建議申請駐村的藝文工作者,至當地後與我們的駐外單位保持互動與聯繫,讓彼此知道可以做些什麼,讓臺灣的藝文能量在國際有效的發揮。


駐村後的延續


綜合前面所提,駐村可以是一個更開放自己的經驗,那些過往在臺灣認知的價值、定義或框架,無論是對自己的或是對這個世界。這樣的開放,會讓你看見那些卡住的地方:生活的困境、自己內在想法、我們大環境面對的課題等。除了駐村結束後的各種有形的發表、出版、自己事業的延續,這些珍貴的經驗,它會隨著內化的深度,在自己身上發酵。如果能夠成為一個有效而長久的分享,它就會提升我們自己的文化環境。


內關>展覽現場,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內關>展覽現場,西帖國際藝術村,巴黎,法國, 2017


註腳:


1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是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展覽之一,在德國卡塞爾每5年舉辦一次,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及威尼斯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


2Sculpture Projects Münster 為十年一次於德國敏斯特城舉辦的裝置、雕塑展覽,規模為整個城鎮。


3楊照【巴黎:一場藝術與人文的繁花夢境】,趨勢講堂

牛俊強
2011
牛俊強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從事錄像和平面複合媒材創作。目前工作於臺北,為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另於台灣視覺藝術協會(AVAT)擔任常務理事。 牛俊強作品以「視覺作為一種存在的形式」出發,延伸至時空向度中,不可見的關係連結、個人至群體的生命意識,以不同形式的創作做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金虎獎短片競賽、FAFF錄像藝術節、英國Osmosis錄像藝術節、美國Pixilerations新媒體藝術展、紐約cutlog藝術節、西班牙Aguilar影展、法國Tours亞洲影展、法國ARTchSO錄像藝術、日本東京Imterdisciplinary藝術節、韓國光州ACC Asian Arts Space Network Show、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臺北金馬影展、臺北美術獎、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臺北電影節等國內外藝術節和影展展出。作品亦在柏林、伊斯坦堡、特拉維夫、俄羅斯、墨西哥、首爾、北京、深圳等國際重要城市發表。作品神的影子被提名為2021倫敦IFF獨立電影節最佳外語紀錄片最佳外語紀錄片導演、被評為第7屆柏林ARFF最佳實驗電影,曾獲頒第53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第42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及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 駐村心得: 「即使她們從未相見」是2011年九月於美國洛杉磯駐村,串連臺灣與當地兩地的影像計劃,以仿紀錄片的形式,在不同時空地點完成。 在出發駐村前,我挑選生活週遭4位女性友人,請她們提供一張照片,至美國駐村後,找到4位當地女性,個別從這從這幾張照片選其一,並對這位陌生的臺灣女子,做假設性的描述 (關於她的職業、生活習慣、喜愛食物、過去未來…等),其方式必須揣摩對方是久識的朋友(描述時以「我記得」,而非「我覺得」不確定語句)。整個訪談過程以錄影紀錄。待駐村結束,回臺灣時,再請這4位臺灣女子,針對挑選她的美國女性,以同樣方式描述,最後將這兩邊的訪談紀錄交錯剪接,使其看起來打破時空對話。 這4位女性分別有不同的年齡和背景,有些是在這裡出生的加州人,有些是從東岸過來唸書和工作。拍攝地點都在她們的住家和工作場所拍攝,這些空間有她們使用過生活過的肌理,也因為如此我也看到了別於電影外美國人的居家生活。 這個計劃有趣的地方在於,當我們描述一個未知的對方,以幾張照片為線索,依循著自己的生命經驗,因此其實也是對自我的另一種描述及轉化。另外一方面,這樣的自我經驗又摻揉進對異地的文化想像,因此這個假想出來的客體,是原我與他者之間 的過渡。這些多少反映了當今速食影像的現象-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網路平台聯結許多面孔,可以很片面快速的切入一個人,但深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件作品是一個共寫的文本,除了被攝者,兩地觀眾也在經歷作品時,加入自己的主觀想像。而這些想像的聚集,最後成為一個跨越人種、語言、時空的記憶原型。這會是一個偏向文件性的作品,目前除了對談影像,還會有一個我搜集上百張女性獨照的裝置,在2012年四月完成,並且在臺北其玟畫廊展出。藉由這個作品,我也認識了這趟駐村的美國好友-Kelly。而「即使她們從未相見」這件作品也獲得第35屆金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