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呂岱如

呂岱如展覽照片
呂岱如作品
呂岱如展覽

呂岱如

駐村地 法國 / 巴黎
藝術村 西帖國際藝術村
駐村創作 田野調查研究
補助年度 2012
呂岱如,1977年出生,獨立策展人。畢業於英國Goldsmiths College主修文學和藝術史,也在Konstfack University修讀策展研究。她喜歡探索組織結構中內部與外部的連結度和機動性,常以藝術機構為實驗主體,探討藝術作品在現實社會和藝術平臺中所呈現出的意義和角色。曾在巴黎西帖國際藝術中心(2013)和紐約ISCP駐村(2008)。2015至2017年間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擔任總監,主持策展與組織工作。

駐村心得:

這次的駐村經驗正向地開拓了不同的藝術網絡、連結,也提供了我觀察、學習當地藝文環境的機會,讓我能夠分析、比較各地的文化政策。



深入研究法國公部門如何扮演保存法蘭西文化、抗衡新自由主義及全球化下的民粹主義浪潮的角色,有助於了解一個漸衰弱的帝國/主權國家如何方方面面地試著使其語言、創造力、文化表現不再式微:藝術家的生活補貼、市政府的高素質文化教育計劃、全面性的文化事業表護政策...等等。文化價值就是在這樣多方面的文化建設下被定義、引領出來的。



駐村期間,除了對於文化政策的研究,也從城市裡百餘多個展覽中作了藝術家的田野調查。用六個月的時間探索巴黎文藝活動變化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可以看到不同歐洲文化重鎮(倫敦、巴黎、威尼斯)之間的國際性對話,觀察到這些城市的交流如何組織成一個存在于不同制度中的流動論述。



可以這麼說,知識的生產是建構在不同地區間的交流上的,跨越了語言和地理位置的隔閡。我瞭解到文化潮流被塑造、產出的脈絡,還有文化體現如何從一個媒材轉換到另一個媒材,形成跨領域的景象。舉例來說,素人藝術似乎是一股強大的藝術潮流,許多出版社和藝術機構也用多元的社會能量歡迎這樣的藝術體現方式。要深入探討這股潮流需要由研究面延伸到市場面,我也認知到未來將面對的更多元、更寬廣的策展方向。



總的來說,這次的駐村計劃提升了我的策展敏銳度,也讓我有機會參與最新的文化討論,認識了許多以後會考慮合作的藝術家。這樣反射性質的經驗能夠讓我看到自己欠缺的地方,也讓我意識到不同定位、交流的契機,這些種種都會被融於我未來的創作、策展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