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柯子建

柯子建展覽
柯子建展覽照片
柯子建作品
柯子建展覽參觀者

柯子建

駐村地 美國 / 紐約
藝術村 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
補助年度 2005
柯子建,畢業於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作品獲選國立臺灣美術館青年藝術家典藏。曾於2005年前往美國紐約ISCP國際藝術中心駐村。

駐村心得:

這一次出國駐村5個月,讓我感受最深的即是紐約的藝術市場與藝術的多樣性,紐約的藝術市場制度非常完整,讓藝術家可以變成一種職業,藉此市場制度而不用擔心生活,而專心創作。而藝術市場的機制也帶動藝術展覽的力量,社會對藝術的重視性結合了國民對藝術的涵養,再結合藝術市場的完整機制之下,世界藝術中心就在紐約產生了。



反觀我們臺灣,美術館的政府經營與介入成為發展問題之一,臺灣重要的展覽場所幾乎都是由政府經營投資,替代空間也不外乎如此,的確,臺灣政府有心要振興國內藝術環境,但是最基本的問題即是藝術教育的扎根的問題,舉例而言,臺灣藝術目前一面倒的傾向當代藝術,但是臺灣的藝術教育只介紹到當代藝術一詞而已,有多少人可以了解當代藝術,有多少人可以欣賞當代藝術,有多老師可以教導學生何謂當代藝術呢?



我在紐約也認識許多來過臺灣展覽的藝術家,他們對於來臺灣展覽遇見的問題大多是佈展時間太短,計畫太倉卒,時常是還不了解這一個展對臺灣藝術的意義性。



在紐約的民眾,平常去SOHO或是CHELSEA逛畫廊是一個生活的習慣與生活的必須,但是臺灣卻沒有如此的環境,美術館通常是門可羅雀,這個問題不單純只是藝術界的問題,更包括藝術教育與藝術素養,臺灣不乏有優秀的藝術家,但是蓋多好的美術館多棒的大展覽,這一個問題還是一直存在,美術館是需要的,國際性策展也是需要的,但是藝術教育、國民涵養也是必要的,如一張桌子需要四跟腳柱去支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