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陳又津

圍籬另一邊是管制空地,有不明人士跨過,並追逐正在外抽菸的藝術家。
平時工作的聖塔菲藝術學院(SFAI)圖書室
於工作室舉辦的Showcase
替我慶祝生日的各位藝術家

陳又津

駐村地 美國 / 聖塔菲
藝術村 聖塔菲藝術學院
補助年度 2020
陳又津,1986年出生於新北市三重區,現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生。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及聖塔菲藝術學院駐村作家。著有《少女忽必烈》、《準台北人》、《跨界通訊》、《新手作家求生指南》、《我媽的寶就是我》、《我有結婚病》。

駐村心得:
【個人創作】
一、充分的討論:我的作品主要圍繞於當代處境,例如性別與離散議題,而此次組成的成員及國籍具有多樣性(希臘、埃及、墨西哥、香港、菲律賓等)。駐村期間,10多位成員有充分的時間發展,並討論自己的作品。
二、參考資料庫:曾是駐村藝術家的工作人員馬秉宏,有感於亞裔美國人的身份,推薦我閱讀近期在美國受歡迎的作品,例如《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以及《少數派的感覺》,不但文筆優美值得學習,也啟發我許多新觀點。
三、飲食文化:駐村的3個月剛好橫跨了兩位藝術家的生日及農曆春節,我們分享了彼此的街頭小吃文化以及家族故事。

【文化交流】
一、臺灣題材:在聖塔菲的書店裡,楊小娜的《綠島》擺在顯眼的位置,我也難得有機會能跟其他藝術家解釋臺灣的白色恐怖。事實上,許多被殖民和獨裁者統治過的國家都有類似的經驗。
二、臺灣文化連結:馬秉宏想重現祖先在潮州水邊的竹造建築,詢問我是否有相關資源,可惜我從未參加過臺灣的駐村,但很清楚臺灣的鷹架工人有類似工法,例如三鶯部落可見類似的建物。因此,若有意識地累積臺灣的藝術工法、資源和資金,應能協助更多藝術家前來臺灣交流。
三、駐村的多樣構成:近年來,臺灣逐漸有許多空間開放藝術家駐村,不過多只限定為1個人。我認為藝術家組成是聖塔菲最大的亮點,每年不同主題能夠初步聚焦藝術家的共識。若是臺灣將來想組織空間,讓多名藝術家彼此之間能交流對談,聖塔菲的經驗值得借鑒。

【建議事項】
一、留意治安:聖塔菲藝術與設計大學於2017年荒廢後,成為無家者收容所,又因為疫情無人駐地上班,許多人以為中心無人管理,幾次透過百葉窗窺視,也發生有不明人士跨越圍欄,追逐正在抽菸的藝術家。我個人則隨身攜帶哨子,其他即將在美國獨自展開公路旅行的藝術家,則是網購了胡椒噴霧。
二、列印英文邀請信函及正式簽證:請務必申請正式簽證,而非ESTA。我在舊金山國際機場(SFO),因無英文邀請信函說明來由,被海關留置了2小時,期間無法使用手機找資料,最後以機構住宿注意事項通關。
三、氣候:沙漠氣候加上地暖效應,讓所有人(包括美國人)眼乾、喉嚨痛、流鼻血、半夜醒來。因此請多補充水分,並使用加濕器和鼻用噴劑舒緩。
四、交通:從機構到阿布奎基國際機場(ABQ)需花費2至4小時,落地時無櫃檯服務,雖然可在網路預約計程車接駁,但若班機延遲,Lyft和Uber不一定能在深夜提供服務。搭乘計程車前往駐村地點,請勿依照手冊指示,建議在Google map搜尋「Santa Fe Art Institute」。前人留下的二手車現已不堪使用,租車價格日租約30美元左右,山路有時因降雪冰封,請小心行駛。機構有兩台腳踏車,但聖塔菲的路面皆有坡度,不比走路快。
五、心理/生理健康:若有季節性憂鬱症,請提前準備線上諮商名單,考量到美國複雜的保險方案及使用英文諮商難度,建議先在臺灣備妥相關資源。健身房以Defined Fitness為首選,有溫水游泳池,室內氣溫相當穩定,登記會員時請直說自己預計停留的時間,可能有優惠。

作者:陳又津
編譯:英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