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動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魏澤

荷蘭當代藝術機構iii交流展《雙重時間迴響》

荷蘭當代藝術機構iii交流展《雙重時間迴響》
時間:2024-08-16 ~ 2024-12-31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展覽《雙重時間迴響》,橫跨荷蘭和臺灣之間歷史,藉著回顧《熱蘭遮城日記》及《邂逅福爾摩沙》等檔案,以跨領域的方式探索,將當代敘事帶入罕為人知的歷史檔案,試著突顯被遺忘群體的經驗與貢獻。

本展覽由《當風握在手中》與《帆裡的鼓譟》兩組作品組成,為四位荷籍藝術家以及一位臺灣藝術家進駐於蕭壠文化園區的新作。藝術家們運用多元的方式,活化被隱藏的歷史,強調歷史敘述中的偏見與故事,以及歷史詮釋中流傳的權力動態。作品《當風握在手中》以十七世紀的交通工具-船隻,與海上最強勁的天然阻力—風,為創作元素,重新詮釋檔案,並邀請觀眾互動於其中;而作品《帆裡的鼓譟》則是探討歷史敘事中的偏見以及權力掌控。回望過去,展覽呈現出與當代並置的時間感,並進一步提出:當藝術家們藉由過去官員、傳教士、參與者們留下的「真實史實」與「道聽塗說」作為靈感,那麽在當代,活在文獻數位化、虛實資訊流通迅速的我們,會怎麼對未來的世代轉述此刻?因此,參考荷蘭所留下的《熱蘭遮城日記》的模式,我們邀請觀眾觀展後,以日記的模式,描述進入展場中所看到、聽到和自身的感受。讓我們來挑戰看看,未來我們有沒有機會從這些描述中,重現我們一起經驗的此時此刻。

展覽由傅文沁策劃,林儷協助策展,荷蘭當代藝術組織 iii (instrument inventors initiative) 與蕭壠文化園區共同製作。


《當風握在手中 Holding the Wind in Your Hands》

瑪瑞雅·巴爾曼(荷蘭)& 盧德米拉·羅德里格斯(荷蘭/巴西)
Marije Baalman (NL) & Ludmila Rodrigues (NL/BR)

瑪瑞雅·巴爾曼與盧德米拉·羅德里格斯從十七世紀的航海技術史出發,結合風箏飛行的歷史與詩意的意象,透過打造出融合聲音、圖像、動態、氣流等互動體驗的空間裝置,嘗試將遙遠的航海文化、社會性以及和風有關的技術發展帶到今日。

《當風握在手中》再現不同時期的風與人們之間的關係—回顧十七世紀荷蘭、中國與臺灣之間,能將「風」掌握在手中的一方,就能取得優勢,而臺南就是當時的關鍵地點;風作為自然之力,是微風也能致災,可作為能源卻難以控制,它也被人們以不同的方式捕捉與紀錄。藝術家透過空氣動力學與聲學的轉換,創造出多重感官的體驗,邀請觀眾透過視覺與聽覺,感受並攀爬船的索具等方式探索展覽空間,體驗當風於古老帆船上所產生的聲,以及自然材料和電子裝置組成的立體空間經驗,形成可被觀眾感知的詩意場域。


《帆裡的鼓譟 Glitch in the Weave》
Yun Lee (NL/US/HK) and Stephanie Pan (NL/US) in collaboration with Wei-Chieh Shih (TW)

李筠(荷蘭/美國/香港)、潘扶圓(荷蘭/美國),協同合作:施惟捷(臺灣)

「在探索我們周遭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創造並講述故事。無論是事實或完全神話化的故事,它們都建構出個體與集體傳說的基礎、定義了我們的身份以及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帆裡的鼓譟,作為在臺灣、荷蘭都有親友的藝術家潘扶圓與李筠,他們深入研究荷屬福爾摩沙的歷史,與臺灣藝術家施惟捷合作,探討那段常被遺忘的過去,以及在集體與個人意識中所留下的線索與記憶。他們好奇遺跡能訴說的故事,亦透過對來自荷蘭或臺灣的朋友、家人、在地人、遊客、專業者等的探訪以及收集故事,創造出一個互動式檔案。作品成為一個記憶與想像的口述地圖,與在地、人與文字緊密相連,互補或相互衝突的故事,編織出複雜的敘事與詮釋。此裝置作品由大型編織的神經網絡組成,儲存著未現於歷史記載的集體記憶、家族史、神話、歌曲與咒語。觀眾可以在代爾夫特藍瓷板(Delftsblauw)旁聽見故事,透過觸摸與互動,連結到作品各面板,來聆聽神經網絡中相異的記憶幽靈。

更多資訊:https://soulangh.tnc.gov.tw/index.php?inter=exhibition&id=106&type=1&kind=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