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進駐單位
圖片來源:宜蘭-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
斜坡上的藝術村
位置 | 臺灣 / 屏東縣 |
---|---|
創立時間 | 2019 |
電話 | +886-980-773-748;+886-919-918-870 |
信箱 | ecvasd@gmail.com |
網站 | 斜坡上的藝術村網站 |
地址 | 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和平路一段63號 |
就地理位置的時空來看,早在日治時期,「大山地門」區(屏北三鄉:三地門鄉、霧台鄉、瑪家鄉,包括現在的文化園區)的原始藝術,就已成為國內外人士研究、觀光、文物典藏的重要聚點,亦有極大潛力發展更好的觀光旅遊商機。這三個鄉又被稱為「屏北三鄉」或稱「大山地門區」。此區域自日據時期即已被規劃為風景區,至今更以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藝術著稱,成為國內多數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原鄉。透過在地部落深厚的歷史故事與豐富多彩的古文明藝術為題材,以斜坡上的藝術村為展演舞台,讓原民文創、藝術作為橋樑,連繫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藉由藝術家駐村,推廣與發展多元的人文藝術,開創原民部落的新面貌與國際視野。禮納里聚落因為藝術家群聚的效應,也吸引大量對原住民藝術有興趣的旅客前來。
由外國藝術家、策展人、相關領域學者進入,誕生新的交流,促進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藝術機構的參與及合作。發起人暨藝術總監伊誕.巴瓦瓦隆,希望憑藉藝術的力量超越地區、跨越世代與打開不同領域的隔閡,將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拉得更緊,從協同到合作,以作為禮納里lnl原創空間舞台,以藝術作為橋樑,連繫人與自然,試圖探討地域文化的承傳與發展,重振在遷徙過程中仍持續在奮力的風災重建地區,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當地人民的智慧以及部落的資源,共同振興與建造當地的面貌,也希望因藝術進駐可以創造群聚的創意區,且活用創意以及軟體資源,將設計、環保、藝術、經驗等與文化結合,並透過人們的豐富創意,並充分運用各項資本,文化資本、人力資本、創意資本、民主資本等,以地方的文化遺產、文化傳統、歷史與記憶的突顯來召喚更多人對在地的認同。
設備
接待人數 | 5 |
---|---|
工作室 | 工作室設備:木工、鐵雕、金工、皮雕、裁縫、編織。 其他室內空間: 一、黃工坊 (123.24平方公尺) 二、綠工坊 (107.64平方公尺) 三、紅工坊 (179.24平方公尺) |
其他設施 | 室外空間: 一、黃工坊外廣場 (250平方公尺) 二、綠工坊外廣場 (150平方公尺) 三、紅工坊外廣場 (500平方公尺) 四、停車場廣場 (2000平方公尺) 五、周邊草皮、綠地 (2000平方公尺 六、廁所、殘障廁所、衛浴空間 |
交通
最近機場 | 高雄國際機場 |
---|---|
最近車站 | 火車:屏東火車站,客運:內埔水門站 |
開車說明 | 經由24號省道、187縣道、185縣道、屏35鄉道,可連通高速公路及其他城鎮。由高雄國際機場開車約一小時車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