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紀柏豪

18街藝術中心住宿空間外觀
Santa Monica海邊1
Santa Monica海邊2
工作室側拍
工作室工作側拍 1
工作室工作側拍 2
優勝美地測試風弦琴原型
杭亭頓花園1
杭亭頓花園2
美國土地用途研究中心 1
美國土地用途研究中心 2
美國土地用途研究中心 3

紀柏豪

駐村地 美國 / 洛杉磯
藝術村 18街藝術中心
補助年度 2022
個人網站 紀柏豪個人網站
紀柏豪個人網站
紀柏豪,來自臺灣的藝術與音樂創作者,他的藝術實踐大多源自於對規則與邊界的好奇,常經由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差異來設計方法,經由科技工具輔助去探究人與非人存在,如何在所處環境中感知與共構彼此。他從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分別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音樂碩士及麻省理工學院理學碩士,除創作外,亦參與劇場製作、活動策劃、技術研發及教學。

他的工作室「融聲創意」除積極參與各類展演項目及教育推廣活動外,也逐步發展國際合作網絡。近期案例包括由英國文化協會資助的《資料聲音化的共創實踐》、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與細菌混了三千年》、串連墨西哥機構BEMA及拉丁美洲藝術家的《塑膠湯-環境感測創研計畫》、於墨西哥克雷塔羅博物館呈現《無形介面》展覽,以及邀請墨西哥藝術家來臺駐留的《訊號、尺度、光譜》等專案,探索由藝術實踐與科技應用交織出的新景觀。

駐村心得:
【藝術中心介紹】
18街藝術中心有2個園區,機場園區(Airport campus)在地方機場附近,為倉庫式的隔間型態,約有 30 位藝術家進駐,多為當地藝術家租用來工作,不定期會舉辦展覽及聯合開放工作室。另一個則是臺灣藝術家駐留的奧林匹克園區(Olympic Campus),為多棟彩色建物毗鄰而成,有較多住宿空間,住宿及工作混合用途,風格頗為簡潔,但家具、廚具等應有盡有。

奧林匹克園區在我駐村期間,受疫情影響仍不對外開放,所有對外公眾活動都暫停或轉為線上,包括藝術村安排的工作室參訪(Studio Visit)及每週創意圓桌會議(Creative Roundtable) 等活動,都仍維持非實體形式,較難有線下交流,是我感到較為可惜之處。

【駐村經驗】
18街藝術中心基本上不干涉藝術家的日常行程及工作進度,甚至會鼓勵藝術家多出去體驗、旅遊、邀請親友來訪。機構在週間有職員會輪班,各種疑難雜症及代收包裹、簡易設備租借等大致上都沒問題,雖然駐村期間有發生幾次停電、瓦斯管線故障等意外,但大多一兩天內就會修復,唯一要注意的是夏天有蟻害,會需要花些心思去對付。

美國西岸的距離尺度體現了大公路主義,在洛杉磯若沒有交通工具、僅依賴大眾運輸的話,要趕場活動或是拜訪朋友都會耗費不少心神。我在駐村前期基本上都以腳踏車及大眾運輸來移動,生活範圍侷限在藝術村周遭,大多數外出是為了採買日常用品及食材。後來因其他臺灣藝術家抵達,一起租車分攤成本後,才得以拜訪較多洛杉磯景點及近郊。

因為移動不易,若想有效率利用時間,事前規劃是必須的,最好是能同一區域的景點安排在同一天。以下列舉幾個在18街藝術中心周遭值得一訪的場所:美國土地用途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Land Use Interpretation)、侏羅紀科技博物館(Museum of Jurassic Technology)、伯格蒙藝術園區(Bergamot Station Arts Center)、加州科學中心(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漢庭頓圖書館花園(The Huntington)。

【駐村期間創作體驗】
駐村期間,我嘗試了幾個不同的創作方向,包括利用Bela Board來開發聲音介面、與工程師合作開發行動裝置互動網頁、前往墨西哥進行田野調查及測試風弦琴裝置,並走訪優勝美地等自然景觀。

創作執行方式可簡略描述為應用新與舊科技,結合科學方法來實驗各種聲音化途徑。在前期籌備階段,我透過實地走訪及藝術家日誌來討論如何感測及感測什麼,實驗資料轉譯方式跟不同資料獲取渠道,例如開放資料、感測器、主觀的心智圖(Mind map)等等。

駐村幾個月主要的關懷,是在嘗試將各種不可見資訊「聲音化」的方法。以下分幾個大方向來做介紹:首先是像風弦琴(Aeolian Harp)這樣回應環境變化的物理性發聲機制,以及感測電磁波、透過太陽能板發聲這樣的類比訊號轉換,其中包含許多我個人過往作品用到的技術或概念。

另外,我也實驗了一個相對新的技術聲學製造(Acoustic fabrication),它可以算是一種微觀的空間聲響,結合了 3D 列印跟聲學演算,經由聲學結構來影響物件共振,這部分返臺後將持續跟工程師協作,尋求資源及工具來實現。

最後則是資料聲音化(Data Sonification)。「聲音化」是能讓人用聽覺來理解周遭不可見事件與狀態的一個詩意手法,其在生活中的例子,例如風鈴,即是透過聲音來理解周遭自然狀態,我所做的嘗試包含透過Python程式語言分析資料後轉譯為樂譜。另外,這個計畫也將包含跟聲音、訊號有關的視覺化方法,例如圖像記譜、關注物質痕跡的自動測繪(Autographic),以及將聲音跟震動具體化的顯波音流(Cymatics)。

在與各方合作者討論、協作過程中,我從聲音化的實踐出發,提出「自然廣播」構想,設計感測方法來聆聽所處環境。本次駐村期間,我製作了隨風演奏的樂器-風弦琴(Aeolian harp),它通常放置在稍微打開的窗戶中,風可以吹過琴弦,以產生聲音,琴弦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或厚度製成,產生的泛音根據琴弦的粗細和風的速度而變化。風弦琴是在無人為干預下演奏,所產生的聲音是偶然音樂(Aleatoric Music)的一個例子,以此原型裝置延伸,我將其帶去城市街道、山區、沙漠等不同地形進行實測,將聲音轉為短波訊號發送出去,並以此為基礎,在討論過程修正機制,並發展群眾可參與的體驗。

作者:紀柏豪
編譯:英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