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心得:
在佛蒙特工作室中心駐村期間,除了用餐時間的交談外,每位創作者都有獨立的空間進行寫作、繪畫或修整。由於19天的駐村時間往往不足以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因此創作者們通常會分享每天的創作進度、新的發現或低谷。
每週都有固定的交流時段,駐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登記7分鐘的作品展示。視覺藝術家多半展示他們的畫作或影片,詩人、散文家和小說家則朗讀他們現有的作品。恰好我的作品《跨界通訊》在2022年被《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翻譯成英文,我選擇了其中英文和中文各3分鐘的片段與其他駐村者分享,並獲得了好評。
我最大的收穫是非正式的工作室參訪。午餐或晚餐過後,我會去其他藝術家工作室短暫拜訪,聆聽他們解釋其正在進行的作品。由於這不是正式的開放工作室活動,也沒有精心佈置的展覽,因此我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創作技巧和概念。特別是在創作過程中,有些困惑一直無法釐清,但通過社群的反饋,我能夠獲得前進的動力。
語言是佛蒙特首要的挑戰。就我記憶所及,2014年的駐村人員組成大約是三分之一紐約、三分之一加州、三分之一來自美國其他各州及亞洲、歐洲、非洲等藝術家。但 2023年再訪,族裔及語言多樣性大減,幾乎都是英語母語者。若考慮到交流的層面,可能只有美國可以參考,不如其他駐村地多樣。
此外,駐村期間最後一天是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s),除了駐村藝術家之外,中心附近的居民也熱烈參與。作家的工作室相較其他藝術家,雖然是最小的,但因為有沙發和桌椅,加上文字工作者通常有說不完的故事,這裡在最後一夜成為最多人流連聊天的場所。
最後,若想從其他藝術家身上獲得反饋,強烈建議登記發表每週的交流分享會,因為在大家還不熟悉彼此名字的時期,7分鐘的展示可以幫助別人記住你和你的作品,也幫助作者自身釐清這段駐村的目標。
作者:陳又津
編譯:英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