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張嘉容

張嘉容講座
張嘉容活動照片
張嘉容表演
張嘉容活動照片
張嘉容活動現場

張嘉容

駐村地 法國 / 巴黎
藝術村 西帖國際藝術村
駐村創作 <美麗沉睡者>
補助年度 2009
個人網站 張嘉容個人網站
張嘉容,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劇場編劇、導演、製作人、教師,專長為劇本和跨領域創作、戲劇導引。跨領域創作包括舞台劇、音樂劇場、舞蹈劇場。作品兩次參加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編/製/演),曾與法國Espace Louis Jouvet (Rathel)劇院共同製作編導作品。此外,她也是一位戲劇治療師,致力於藉由藝術參與的方式幫助深陷憂鬱焦慮處境的現代人。合作團體包括動見体劇團、8213肢體舞蹈劇場、臺灣弦樂團、江之翠劇場、北京蓬蒿劇場、北京中間劇場、外表坊時驗團、音樂家李泰祥、臺北木偶劇團等。

駐村心得:

2010年初,我被文建會選派到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我想知道,我在臺灣創作,從歐洲童話取材的「睡美人」如果呈現給它原本的受眾——歐洲人,會是怎樣一個形態。我開始和當地的藝術家合作,重新修改和排演劇本。與法國演員的合作,是一次與我之前在臺灣的創作和導演完全不同的體驗。西方人的表演方式、工作方法,他們的語言、身體結構,面部特徵,都賦予這齣戲新的樣態。



在甄選演員的時候,我在演員身後搭配臺北版演出影像,驚訝地發現影像與現場的法國演員,創造出各方面的對比,讓這齣戲探討的議題可能跨越地域,傳達出人性共通性。因此我決定重新編寫和組織劇本架構,把臺北版的影像加入到巴黎版的表演中,以中、法兩種語言、兩國演員(臺灣影像)排演,並以投影和現場演出同時呈現,通過在場的互文性,拉開一個縱深的文化場域和語言空間,而主題乃是最古老也最基本的人類關係:男女之愛。這齣戲分別在巴黎鳳凰書店和天鵝之眼劇場(Le regard du cygne)演出。



駐村結束,我回到臺北,修改駐村版本,加入在法國的情感體會,2011年,推出了新的《美麗沉睡者》版本。我請來法國演員和臺灣演員共同詮釋這個劇本,東西方語言、文化的差異、地域與空間的交錯,使這齣戲展現與巴黎版本截然不同的面貌。未來這齣戲很適合以中文繼續在不同地區推出。影像上,略微添加修正每一個「前次」演出的影像,即可展現人在不同時空的反覆循環,在重複中改變和行動的可能性。



經歷了駐村前後的文化衝擊和藝術探索,有豐富的收穫、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是正如《美麗沉睡者》劇終,角色們走進現實世界,我也踏出了新的一步,走出書房,透過田野調查和工作坊,拓展劇本的寫作方法,並從事劇場新形式的實驗和開發,探索「無法定義的未來劇場」。我希望能在劇場當中,找到人與自我、與世界失去已久的連結,創造一種具有撫慰和啟發功能的「療癒系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