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紀柏豪

紀柏豪照片
紀柏豪展覽參觀者
紀柏豪作品
紀柏豪作品展覽
紀柏豪展覽

紀柏豪

駐村地 法國 / 巴黎
藝術村 西帖國際藝術村
駐村創作 循環節REPETEND
補助年度 2015
個人網站 紀柏豪個人網站
紀柏豪,來自臺灣的藝術與音樂創作者,他的藝術實踐大多源自於對規則與邊界的好奇,常經由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差異來設計方法,經由科技工具輔助去探究人與非人存在,如何在所處環境中感知與共構彼此。他從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分別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音樂碩士及麻省理工學院理學碩士,除創作外,亦參與劇場製作、活動策劃、技術研發及教學。

他的工作室「融聲創意」除積極參與各類展演項目及教育推廣活動外,也逐步發展國際合作網絡。近期案例包括由英國文化協會資助的《資料聲音化的共創實踐》、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與細菌混了三千年》、串連墨西哥機構BEMA及拉丁美洲藝術家的《塑膠湯-環境感測創研計畫》、於墨西哥克雷塔羅博物館呈現《無形介面》展覽,以及邀請墨西哥藝術家來臺駐留的《訊號、尺度、光譜》等專案,探索由藝術實踐與科技應用交織出的新景觀。


一、創作領域及過程

西帖藝術村比較像是提供一個居住與工作的空間,但在器材與技術上能提供的幫助近乎於零,對於新媒體或科技藝術類的創作,是較為不便的。若相關單位能彙整過往藝術家的經驗,將不同技術與工具,如木工、鐵工、雷切等店家的資訊彙整,相信會對藝術家的工作效率有所幫助。

在駐村前期,主要創作方向為現場電子即興演出,並有幾個創作計劃在發想。除了在西帖的Open Studio與臺灣駐村藝術家聯合呈現外,也安排了倫敦的巡演,並與當地紀錄片導演合作了《浮游 Roam》紀錄片配樂。

未來可能的發展,是透過「聲化(Sonification)」的技術,將簡單行為的重複狀態,轉化為節奏分析而產生的流動聲響。一個場域是一世界的縮影,我將流動的資訊收納,使其以聲音形式流轉進入空間。將於不同地域蒐集到的相關數據做為可調變聲音的參數,使得合成聲響成為我們接收、映照與投射於生活環境的媒介,在此同時藉由不斷變動的聲音,喚起我們對於眼見事物之外的關心。

駐村期間發展的藝術創作計畫,主要是將音樂性中的「節奏」概念帶入日常生活,去討論個體行為乃至城市規劃中隱含的節奏。在公共空間中,日常的移動與行為,形塑了我們對於城市的記憶。不同的街道、不同的路線,喚起各種生活樣態,是共構城市集體記憶的元素。將城市的有機性加以應用,可視為機率作曲的元素,每一個於城市中活動的人,都有機會成為這首曲子的參與者。有機與無機之間、刻意與機率之間,光景地圖的作曲方式,擴大了在聲音創作形態上的想像,並包含著眾多發展可能。

十一月時,受到策展Ekaterina Shcherbakova(俄籍)與Michela Alessandrini(義籍)邀請,開始進行二月初於巴黎14區的Jed Voras藝廊展出的合作計畫。Jed Voras在藝廊空間外亦有駐村計畫,總監Aleks是波蘭人,對年輕藝術家與具實驗性的創作計劃相當支持。因創作經驗尚淺,在臺灣時,其實我連該怎麼找到策展人都不太清楚,這是我第一次與策展人合作,也是首次進行個人的裝置作品展出。

身在歐洲時,對於西方的藝術發展與關注方向確實會比身在臺灣時要來的直接、具體,過去所接收的資訊跟眼前所見互相連結,漸漸就有了更為立體的觀察,並能夠切身地去觀看、涉入不同場景,藉以重新定位做為藝術家所抱持的期待與創作方向。

二、小結

在國外時,會更切身感受到臺灣在國際上的弱勢。但一方面,也會感到臺灣藝文補助與爭取國際空間等相關措施的效率有待改進。能夠獲得官方資助在歐洲自在生活半年,想起來仍是那麼地愜意且令人羨慕,對個人來說當然是有利的事,但在獲得補助同時,心裡卻都會感到不安。像文化部選送西帖這樣只是租了幾個房間,卻沒有前後端配套與協助的方式,很明顯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案。雖然自身也一定程度上依賴補助機制,但不適當的補貼會造成「尋租行為」,且總額補助下各項目間會互相排擠,反而損害整體效率;我對於開獎般「補助個體」的方式是存疑的。

當初申請時,給自己的期待包括:觀察歐陸在藝術創造性與市場價值的均衡點、提升技術與磨練眼光。半年過得很快,走馬看花地時間就匆匆過去了,技術上沒什麼提升,但確實多了些餘裕去思考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在國外遊走了好一陣子,對於回到臺灣後的下一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純粹以創作方向來說,應該是會更有自信些,去嘗試真心感到有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