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彥
周東彥
駐村地 | 法國 / 巴黎 |
---|---|
藝術村 | 西帖國際藝術村 |
駐村創作 | <待消失的影片>(短片)<一號線>(短片) <迷路之後 遺忘之前>(短片展) |
補助年度 | 2008 |
周東彥致力於影像創作及跨領域劇場演出,他的作品曾入選金馬獎(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2012)、台北電影節(2012)、法國華語紀錄片影展(Festival Les écrans de Chine,2016)、西班牙當代新媒體與音像藝術展 (MADATAC,2016)、法國安亙湖數位藝術獎 (2016)等國際獎項與藝術節。
2018年他受邀到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展演《光年紀事》並在英國以雲門舞集《關於島嶼》獲得光明騎士「劇場投影設計」大獎。此外,2021年他的VR作品《霧中》獲威尼斯影展特別選映。
駐村心得:
回想起來,約莫在2006年結束研究所學業並且回台後,開始試圖在生活、就業和藝術創作之中尋找平衡點。在經歷過不同劇團的影像創作、學校教學、文化及商業活動的影音製作後,學習了不少經驗,也累積了不少想法。但忙碌的工作,一個個的設計案子,似乎也讓自己和創作本身的關係和距離漸行漸遠。於是開始渴求一段可以完全專注於創作的時光,可以讓自己歸零,僅僅專注於吸收的一段時間,很幸運的獲得了當時文建會赴法國巴黎 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駐村半年的獎助。在這段時間裡,除了看了大小展覽、表演,我也完成了三部短片的製作。其中《待消失的影片》獲得入圍臺北電影獎的肯定。
我相信藝術村最大且最重要的意義之一,的確是提供一個休憩的時間與空間。也透過靜下來休息,才可能思考、反思、創作與生產。其中,多(跨)文化的相遇與激盪,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我即將於2014年一月中前往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駐村近兩個月。回顧2008年寫下的結案報告的片段。我認真的回憶起,也再度確認到,藝術村提供藝術工作者某種「避風港」,某種可以暫時與各種現實略為保持適當距離的場域。當然,不同的駐村性質和方式以及藝術村自己的定位也影響著每個獨特的駐村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