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陳妍伊

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照片
陳妍伊工作室
陳妍伊與藝術家
陳妍伊作品
工作室照片
陳妍伊作品細節
陳妍伊作品照片
藝術家合照

陳妍伊

駐村地 美國 / 科羅拉多州
藝術村 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
駐村創作 《文明的構築》個展
補助年度 2009
陳妍伊,1977年生於高雄。2004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金屬工藝創作組、2000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2004年為屏東半島藝術村駐村和高雄澄清湖藝術村駐村藝術家、2005年前往橫濱BankART、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補助前往美國赫德蘭藝術村駐村、2007年參加日本ICC + S-AIR 交流駐村交換藝術家計劃,前往北海道札幌的-AIR藝術村、2009年獲文化部補助前往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駐村。

駐村心得:

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歐里庇得斯曾說:「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裡,這是一個人幸福的首要的條件。」然而一座偉大的城市究竟為何?終究只是一種概念?一個不適宜人居,卻使人趨之若鶩的概念?又能否有其他存在的樣貌與身世?而在城市空間集聚、經濟集聚、社會文化等多元價值中,個體如何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與方式?



對於文明所帶來的不確定感,讓我試圖採取自然的法則來形塑一座全新的城市。蜜蜂和人一樣,是群居的社會性昆蟲,每個蜂群內部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共同維護蜂群的生存及生命的延續,以六邊形構築而成的蜂巢就像完美的城市輪廓一般,提供最安全而寬敞的巢室,讓每個個體得以安身立命。因此我以蜜蜂為師,邀請牠們參與創作,創造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新價值。



展出的作品之一「覓域˙密域」:人類定居,城市崛起,城市文明開始傳播開來。城市不僅是富足生活的標誌,更是文明的象徵。但原本賴以維生的場域,卻出現了失衡的危機,文明究竟是創造生機,抑或是阻斷永續前進的推手?現代人是否該停下腳步,思考並關心這為人類付出貢獻的城市生態。我以人工蜂蠟片構築一座臺北101的模型,並交由蜂群接手,與蜜蜂共築出的特別的城市居住樣態。



利用駐村的機會深入旅行與探訪當地,創作著重於個人處在不同藝術、文化衝突下所產生的想法與感受,以及來自異地的人們處於全然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如何自處以及反思,企圖表現「異地的侵入與交融」。將素材恣意想像地拚湊組合,轉化媒材物質的原性,欲呈現出不同的奇異感受,作品嘗試提供給觀者新的感官經驗,透過不同的感觀途徑,產生富有詩意、充滿溫度、詭譎氛圍的語彙,探討空間環境與作品呈現的可能性。



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與自然環境融合一體,充分利用當地的天然資源,所有的藝術工作室等建物其結構都以木材和金屬建構完成,保留自然原始的風格特色。擁有十八間工作室,幾乎所有的視覺藝術之設備皆十分齊全,每間工作室皆有相關的專業創作者在計畫統籌,以及數名工作室助手,是一個極具規模、適合創作的環境。



此次駐村經驗與過往全然不同,透過每週五天,一個月密集的Workshop課程,從藝術家或學員身上發現更多創作的表現形式、技法與藝術如何可能,彼此經驗交換與分享,無論是技法、觀念、對創作的詮釋皆有不同之感悟。面對遠離塵囂、世外桃源般之創作場域,緩慢之步調使感官自然地放大,敏銳地去感受、觀察身邊週遭景物,讓心靈沉浸與思考。如此體驗隱居山林、擁抱大地,享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不啻是激發對藝術創作熱忱的大好機會。



結束了在安德森牧場藝術村的Workshop課程,我第二度來到紐約,展開藝術朝聖之旅。城市是文化與文明發展的重心,也是富足生活的標誌,然而再次面對這座世界之都,仍讚嘆其藝術文化的高度發展,但心中竟少了第一次到訪的雀躍。面對同樣街頭匆忙的人群,同樣節比鱗次的曼哈頓高樓群,同樣充滿新奇性與變動性的景緻,竟然讓我產生一種迷惘:一座偉大的城市終究只是一種概念?一個不適宜人居,卻使人趨之若鶩的概念?而在空間集聚、經濟集聚、社會文化等多元價值外,城市又能否有其他存在的身世與樣貌?如何別讓自己迷失在這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價值與方式?在這個讓人懷抱夢想,汲汲營營試圖想抓住些甚麼的城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