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侯怡亭

侯怡亭與藝術家
侯怡亭作品
侯怡亭作品細節

侯怡亭

駐村地 捷克 / 契斯基克淪洛夫
藝術村 席勒藝術中心
補助年度 2017
侯怡亭,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其創作結合刺繡與數位影像與錄像藝術,挑戰我們對日常生活中影像的觀看方式,同時轉譯乍看平淡的視覺經驗。

重要展歷包含:「We Now Stand — In Order to Map the Future」,金澤21世紀美術館15週年展(2019)、第九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智利巡展(2019)、「編織身分 — 侯怡亭個展」(西班牙國際攝影既視覺藝術節,薩拉戈薩歷史中心,2019)等。作品典藏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及澳洲昆士蘭美術館。

駐村心得:
我一直對於勞動身體之集體記憶,或者高度技巧重複性的行為感興趣。此次駐村有兩個計畫,其一是《波西米亞奶奶》,探討遺留在城市裡的文化資產。我在捷克當地收集資料,找到勞動婦女如何影響城市景觀等影像,並輸出成照片,以刺繡的方式在照片上縫補,將刺繡作為一個解構及修復的行動。《波西米亞奶奶》為一件大型裝置,我負責繪製草圖,並請幾位波希米亞奶奶運用自奧匈帝國就流傳下來且即將失傳的編織技術,將之轉化為裝置作品。

駐村的第二項計畫為研究東方勞工強迫勞動的歷史事件,我除了到北奧地利檔案中心研讀資料外,也拜訪了林茲的OÖ. Landesmuseum美術館館長Mag.a Magdalena Wieser, MAS,向她請教關於二戰期間東方勞工(強迫勞動)Ost-Arbeiter,從烏克蘭來的女工為德意志帝國紡紗工廠做工的歷史事件,作為駐村成果展現的基礎。

駐村呈現:
駐村呈現開放工作室,佈置出一處舒適的沙發閱讀區,展示相關書籍、文獻、蒐集的物件,邀請朋友聊天,談論古老的技術以及過去的歷史。作品呈現選用二戰期間的照片:一群從東方(Ostarbeiterin)而來的外國女工,她們胸前戴著OST的胸章,被迫在工廠生產或在集中營裡的團體活動影像。將照片輸出後,透過刺繡在攝影照片上加工,賦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