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蔡士弘

蔡士弘展覽照片
蔡士弘作品
蔡士弘與作品
蔡士弘作品展覽
蔡士弘作品細節

蔡士弘

駐村地 美國 / 洛杉磯
藝術村 18街藝術中心
駐村創作 脫離與留存(Leave & Live)、框
補助年度 2014
蔡士弘,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所,2014年獲文化部甄送前往「第18街藝術中心」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駐村交流活動,並在臺灣書院的贊助下於該藝術中心展出作品。

駐村心得:

在美國的異國文化衝擊下,發現我創作的另一個可能,在地大物博的美國,我們臺灣地狹人稠,似乎是擺脫不了的宿命,他們作品講究一種氣勢,而對於細節不刻意堆砌,而作品之大令人咋舌,而這似乎讓我領略到關於泱泱大國跟島國之間的差異,這的確是我們必須突破的困境。

在西方國家的文化下,的確會開始思考從臺灣島國文化的脈絡放眼歐美,臺灣在經濟上是先天就無法跟如此大國相比,要如何找出自己的優勢。所以在新的創作裡我加入大量的像島嶼般的小山,有點飄移,也順便一解思鄉之情。

我在當地的創作是以一種梅杜莎的凝視處理島國臺灣在被海洋或環顧的大國間,努力掙扎,或被石化後,失溫失常的看到強國真實的脆弱。所以我開始嘗試畫島,這個島是我的家鄉,被丟在一個虛擲的空間,而島裡通常有一個人,那個島民指涉的是我……或者就是臺灣的人,這個島民被困著,他沒有頭,理所當然地也就沒有腦,所以無法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多了一隻手,所以大部分的時間就是自己跟自己玩遊戲,那些無意義消磨時間的遊戲。而我對於數位時代一直有著一種消極的反叛,所以這次我把算把數位的時代性用三峽的傳統染布技術作為手段,像衣服一樣完全以符號滲透我們的生活,變成我畫布的基底材。而這種反差甚至帶著點諷刺,或許未來的某一天,衣服都會用數位的方式呈現。另一個名字的顯像位移是los angels跟lost angels的連結,我到了洛杉磯讓我覺得自己是失落的天使,天使是美好的形象,但事實是,現實沒有天使,即使覺得自己是天使,但天使不會飛,永遠會殞落消逝。所以畫面處理是只有一隻天使是有鋼索的,其他是假性飛行。而此一系列作品也沿襲的我舊有的風格,一直在建構一種敘事性的廢墟,或是被屏棄在世界邊緣的人物,對世界抱有希望卻又消極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