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陳潔瑤

藝術家合照
陳潔瑤與藝術家
陳潔瑤布展中
陳潔瑤展覽

陳潔瑤

駐村地 法國 / 巴黎
藝術村 西帖國際藝術村
補助年度 2015
陳潔瑤出生於宜蘭縣,成長於臺中,大學就讀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開始學習影片拍攝。由於她在都市中成長,她的原住民認同一直到30歲後進入原住民電視台後才開始建立。2010年,她完成首部劇情長片《不一樣的月光》;2016年,她的第二部長片《只要我長大》於臺北電影獎獲得包含百萬首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五座獎項,並被選為代表臺灣參與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競逐。2022 年陳潔瑤以《哈勇家》獲得第59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駐村觀察

此次巴黎展覽有諸多交流和推廣的意義。我拍攝了她(陳潔瑤)旅居巴黎時間遇到的朋友:非洲舞者、南斯拉夫音樂人、政治庇護的伊拉克詩人、非洲的畫家、臺灣的舞者、日本的鋼琴家、法屬新喀⾥里多尼亞來法求學的南島大學⽣生、演員等等,特別是關注於這些人們不一樣的身份與樣貌,如何在這個大都市變得特別、被看見。

「身份」因此是此次展覽的重要元素。陳潔瑤除了用鏡頭拍攝當地異鄉人,同時也以自身身為臺灣泰雅族原住民的身分與文化,透過作品與觀眾對話,並傳達她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和探尋。播放她在臺灣所導演的與身分探索相關的劇情跟記錄片作品,讓巴黎的觀眾更了解作為創作者的陳潔瑤的身分背景,也將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能量在巴黎這個文化心臟地帶傳播出去。

創作者的移動,必須打開自己。有時是一種生活經驗,必須讓自己去經歷很多,當然也要擅用藝術村的資源。藝術村除了有公開的展覽場所之外,我們的工作室都允許被當成展覽場所。不要怕對外,甚至可以多辦幾場展覽或交流都會對,創作或未來的計劃有幫助。而藝術村的地理位置於市中心,是觀賞者容易抵達的地方,且有悠久歷史的西帖藝術村,也是一個活招牌可以吸引觀眾的興趣。且透過西帖的藝術資源與網頁,更是有效的宣傳我們藝術家在當地的展覽。所以不要怕多展覽與交流,我們住的地方不只是一個棲息地,它更是一個容易匯集各方人才的地方。所以可以多辦一些活動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