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

圖片來源:駐村藝術家 牛俊強

徐珮芬

參觀畫家工作室
駐村藝術家合照(2019年9月)

徐珮芬

駐村地 美國 / 佛蒙特州
藝術村 佛蒙特藝術中心
補助年度 2019
徐珮芬,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2019年美國佛蒙特工作室中心駐村藝術家。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夜行性動物》及翻譯T.S.艾略特詩集《貓就是這樣》。作品多發表於臉書專頁及IG「patmuffin」。

駐村心得:
駐村期間,我正在創作小說《您撥打給神的電話號碼是空號》,核心議題是關於一個鮮少離開島嶼的女性作家,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文化衝擊時,所產生的焦慮、省思乃至於對自我以及國家認同的新覺察。而佛蒙特駐村計畫所提供的創作環境,得以讓參與者白天專心向內探索,並在共餐時間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進行交流。對我而言,這樣恰好能讓我從多元背景的駐村夥伴中為小說取材,又能讓我專心創作,正是當時我所衷心期盼的環境。

佛蒙特藝術中心,每個星期二和星期五晚上,會在Pearl Church舉辦聚會,讓藝術家們上台發表,我將珍貴的七分鐘發表時間分配成三個部分:個人創作理念概要、臺灣詩壇自媒體現況簡介及中英文詩作朗讀。會後參與者回饋,對於臺灣詩壇自媒體當道現況,以及中英詩作朗讀的部分,受到最多的迴響與好奇。此外,我與聽者分享了兩首在佛蒙特駐村期間即興創作的短詩,主題皆圍繞著駐村生活中的人事物。讓同期駐村藝術家們皆能有共感的題材,便是我個人創作原則(生活化、即興)。

駐村中心九月份的文學類駐村導師為Michael Lowenthal,每個學員有一小時至九十分鐘的「私相授受」時間,我與導師分享詩作〈愛是害羞的事〉,和網路自媒體經營的一些心得。導師給我的建議是:首先是將作品翻譯成英語,等到累積一定的讀者數量後,再聯繫願意資助「文壇新人」的大學出版社,討論在美國出版的可能性。爾後,我向同期駐村的小說家Justin Taylor提出需求,他協助我將英文創作寄給Melville House獨立出版公司,洽談在美國出版的可行性。

由於佛蒙特駐村型態自由度極高,藝術家幾乎可全然運用自己的時間,建議參與者行前應具備清楚明確的目標,及創作方面的高度自律性。另外,舉這次(2019年9月)駐村藝術家的背景為例,百分之八十五為英語母語者,從國際交流的角度考量,應準備自己作品的英文翻譯版本,以便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交流。